毕竟,对于在奥田隆司与高桥兴三这2位社长任内,都裁员约3,000人的夏普而言,人才流失确实很严重,夏普工会的不具名干部也说,如果执行第三次大规模自愿离职,那公司大概就完了。这意味着夏普技术人才的流失,已经伤害到夏普的技术能力。
另一方面,日经新闻也报导一个由夏普供应商体系中传出的说法,夏普已决定投资2,000亿日圆(约18亿美元)用以量产OLED面板,但夏普在2016年10月的内部评估,显示需要共计5,000亿日圆的投资,才能量产OLED面板,这件事让戴正吴非常生气。
虽然这个传闻无法证实,但戴正吴对外发言时,确实曾表示以现在夏普的资金状态来说,投资须慎重,甚至考虑利用大陆对液晶面板与OLED面板生产的补助制度,改在大陆设厂生产,显示这传闻可能并非空穴来风。
由于夏普起步太慢,目前要订购OLED面板生产设备与材料,赶在2018年底以前设立OLED面板量产线,确有困难,因此需要更多的经费设立生产线,但面板相关人才,包括液晶事业部长衫本孝行与道川直幸,都已离职,与OLED面板生产线预算增加,也有密切的关系。
夏普的面板事业要如何转亏为盈,在人才流失问题尚未止血的情况下,难以乐观看待,因此也有媒体注意到其他的事业,如体质良好的白色家电,或是RoBoHoN之类新创产品与事业,配合鸿海的代工事业压低生产成本,或许可以拉抬业绩。
只是夏普要与鸿海的生产线整合,还要一段时间。如果是鸿海董事长郭台铭的4年转亏为盈目标,还可能达成,但戴正吴已对社内表示,2016年10月~2017年3月这半年的最终损益,必须转亏为盈,甚至是盈余超过36亿日圆,这段时间内鸿海供应链能产生的正面效果,相当有限。
虽然戴正吴打出的节俭、亲民、事必躬亲、言出必行,已经给夏普与日本媒体深刻印象,但夏普似乎只是鸿海日本代表,缺乏独立地位,也让日本人仍采怀疑态度。戴正吴能否履行转亏为盈承诺与重建夏普,仍是日本人担心的课题。